陳映維鋼琴工作室 Klavier Studio
音樂專欄
Column
2021-12-04
最近開始合唱團伴奏的工作,某次練團時指揮說:「這裡的音要在高一點喔,大家真的有聽到自己唱的音嗎?」從小到大一定聽爸媽說過無數次:「我在講,你都沒在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沒有把話聽進去。聽-大致上可分為主動的聽和被動的聽。主動的聽是一種願意打開自己的心去聆聽的過程,而被動的聽就像我們在聽爸媽嘮叨時那種右耳進左耳出的聽。前大英百科總編輯Mortimer. J.Adler曾說「傾聽是頭腦,而非耳朵負責的工作,如果頭腦不曾積極參與,那不是傾聽,而是耳聞」由此可見,聽-需要用心和用腦。音樂上的聽就跟日常生活的聆聽一樣,若是心不在,腦也就不在了。所以練琴時若能用心聽,頭腦才有機會發揮它最大的效率喔!
2021-11-16
寶拉是個自我要求很高的小孩,課後作業完成度也很高,她會在課堂上時就盡量把曲子練下來,回家就可以節省練習時間。但是從上課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性子急的寶拉常常在上課的時候,急著找對音,在大腦來不及思考的時候,手就已經下鍵了,結果越彈越錯。為什麼這種求好心切反而造成更多錯誤呢?通常人在急的時候,是聽不見任何聲音的,唯有慢下來的時候,耳朵才會打開,而只有當耳朵打開後我們才有時間去聽自己要彈的音。所以慢練並不只是為了找對音,而是要在這個慢的過程中培養感官的敏銳度,當感官的敏銳度建立起來後,這時候的練習才會有效率。其實我相信這種急於想把事情做好的心態不只侷限於練琴這件事,舉凡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
2021-11-30
在這個數位發達的時代,距離與疫情讓大家開始更加善用自己手邊的3C資源。前陣子把教材中老師彈的伴奏部分錄下來,讓小軒在家跟著伴唱帶合奏🎶,想說一來可以藉此訓練小軒耳朵,讓她在合奏的過程中,打開耳朵去聆聽別的聲部。二來跟著伴奏的聲部一起合奏練習也會比自己一直練單聲部來的有趣。原本擔心沒辦法在旁邊指導對她來說是否太困難,沒想到她意外的很喜歡這樣隔空合奏的方式,還說「跟朗朗和吉娜的中秋節手機隔空雙人表演一樣酷🌸」激發了她很多的練琴動力!💪 (老師我也因此去估狗了一下影片😆)也要謝謝媽媽用心的佈置練琴的環境💕雖說網課並不是我樂於使用的上課方式,但因著現實與疫情有許多無可奈何,媽媽跟老師只好一起集思廣益,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