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維鋼琴工作室 Klavier Studio
師資 . 經歷
Experience
畢業於德國科隆音樂院
鋼琴演奏碩士
聲樂伴奏碩士
曾任德國
Allegro Musikschule
Nico Zipp Musikschule
Rodenkirchemusikschule
現任台南女中音樂班外聘術科老師
台南佳里國中音樂班術科老師
老師影片
Teacher video
課程介紹
Lesson
兒童鋼琴課
教學採用德國教育系統與理念,引導孩子在音樂律動中自然的學習音樂,定期舉行成果發表會,增加舞台表演訓練。
鋼琴檢定
基本演奏以及視譜能力穩定之前提,給予檢定培訓課程計畫,課程內容以檢定考試為主。
音樂班升學考試
課程適合音樂班學生,專注於考試與升學培訓,加強音樂涵養與演奏技巧。
教學環境
Environment
音樂專欄
Column
2021-11-30
從開始教學以來,陸陸續續遇到家長,無論是歐洲人或是亞洲人,進教室的第一句話便是:老師,我的小孩只是想要學興趣而已。其實面對這樣的告知常常我心裡想的是,學不學興趣其實不是老師或家長可以決定的事。原因是專業的道路很艱辛,不僅僅需要天份與持續不斷地努力練習,還得要有過人的耐挫力與抗壓性,所以不是你選擇音樂,而是音樂是否要選擇你。在小孩學琴之初就斷定自己的小孩只是想學興趣這件事,其實言之過早。任何技能的養成都免不了規律練習這件事,因著時代的變遷,當今的教育著重快樂的學習,但遺憾的是,許多人對於快樂的學習有點誤解,快樂學習不代表回家就能不練習,回家不練習的快樂學習無法培養興趣,更多的只是浪費時間跟金錢...
2022-11-02
上個月才轉到工作室的小女孩,每一次回課都有很大的進步。翻開聯絡簿,在紀錄練習時間的那一欄中總是保持著每天規律45-50分鐘的練習,對於能夠這樣堅持的小孩實在不容易。艾迪生曾說過:「天才是一分的天分加上99分的努力」。很多人看到彈的好的孩子,常常會歸功於天份,但看了那麼多孩子,彈的好的孩子練琴的時間以及付出的心力絕非外人所想那麼輕鬆。寫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想,為什麼要孩子這麼這麼辛苦呢?其實並不是要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在學琴的路上,師長除了陪伴以及幫小孩建立一個明確的練習目標以外,能做的其實不多。沒有人天生一生下來就學會自律,習慣的養成是需要練習的,用「穩定」鼓勵...
2022-02-25
最近在幫小女孩準備檢定考,小女孩大概從五歲半開始跟我上課至今也快三年多,一路上不趕進度,穩扎穩打,直到前陣子覺得時間差不多了,跟家長討論一下決定讓小朋友試試看檢定考試順便測試一下自己的能力可以到哪裡。由於考試的訓練方式跟平常上課的訓練強度有點落差,所以幾個禮拜下來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小孩開始對於彈琴這件事有點疲倦,而有些段落也開始卡關,通常遇到這個狀況,小孩便會開始鬧脾氣,不想練琴,想當然爾,大人與小孩間的練琴戰爭便就此展開卡關是彈琴時常會遇見的事,無論是讓孩子鬧脾氣去逃避這件事,或是用強硬的態度逼迫他們練習,都無法讓小孩心甘情願的面對卡關這件事,所以我覺得,引導他們學習如何去面對這樣子的處境,...
2021-12-17
以前在音樂院上課或是去大師班聽課時常會聽到教授用「說話」來形容音樂。 說話是人類為了表達情緒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溝通方式。在還沒有發展出語言時,大家只能單憑咿咿呀呀的聲音來傳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而發展了語言後,人類便有更多的可能性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一首曲子是由許多的音符構成,若是我們不假思索的照著樂譜上的音符彈,彈出來就只是敲敲打打的聲音而已,就像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一樣。在焦元溥遊藝黑白這本書裡訪問了法國鋼琴家Alexandre Tharaud,他的一位老師曾跟他說,不管你彈什麼音,心裏都想個句子。例如:do re mi fa sol, 就填上我今天很好。如此一來,這串音符頓時間就有了情緒與意義。替音符填詞就像是為音樂施展魔法...
2021-12-04
最近開始合唱團伴奏的工作,某次練團時指揮說:「這裡的音要在高一點喔,大家真的有聽到自己唱的音嗎?」從小到大一定聽爸媽說過無數次:「我在講,你都沒在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沒有把話聽進去。聽-大致上可分為主動的聽和被動的聽。主動的聽是一種願意打開自己的心去聆聽的過程,而被動的聽就像我們在聽爸媽嘮叨時那種右耳進左耳出的聽。前大英百科總編輯Mortimer. J.Adler曾說「傾聽是頭腦,而非耳朵負責的工作,如果頭腦不曾積極參與,那不是傾聽,而是耳聞」由此可見,聽-需要用心和用腦。音樂上的聽就跟日常生活的聆聽一樣,若是心不在,腦也就不在了。所以練琴時若能用心聽,頭腦才有機會發揮它最大的效率喔!
學員影片
Video
上課紀錄
Photo